2006-2007年度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及基金项目申报 你想参与创新吗?你是智慧人才吗?你有具体的方案吗?你需要有力的支持吗?请参加:2006-2007年度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及基金项目申报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院文件 创通字[2006]18号 各院系: 根据大工教发[2004]24号《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及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经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大学生创新院等单位共同研究,决定近期开展2006-2007年度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及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人资格 项目申请人与参加人应均为全日制本科生,项目申请人与参加人不能全部为2007届本科毕业生。 二、立项范围 1、立项项目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2、立项项目重点为学生自主设计的科研创新项目。 3、立项项目是指导教师科研项目子项目的,应强调学生在子项目中的自主创新。 4、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已获得竞赛奖励或已经完成的项目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三、立项要求 1、学生应围绕一个课题组成科研小组,人数2 - 5为佳,鼓励跨年级、跨院(系)组合。 2、每个项目原则上应有1 — 2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三个项目。学生也可以自拟科研项目,单独申报。 3、对于同一学生立多个项目者,因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精力和时间等因素,原则上只评审质量较好和有预期研究成果发表的其中一项。如果有特别创新的优秀项目,预期又能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可适当放宽增加一项,但绝不能超过二项以上。 4、项目有一定前沿性及创新性,并具有实际应用性。 5、鼓励学科交叉的项目。 6、申报项目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并有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及明确的研究目标。 7、申报项目必须有预期成果,应多尝试运用到实践中。 8、申报项目应具有合理的经费来源和使用计划。 四、注意事项 1、项目研究周期为2006年9月—2007年7月,原则上不予延期。 2、项目参加人员采取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单独申报,由大学生创新院统一组织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 3、项目研究过程中应注意对有关资料、成果的收集存档,学校将对优秀项目予以表彰并汇集成册。 五、申报过程 1、按照《办法》要求,学院(系)均应成立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工作小组,组长由有关院(系)负责人担任,聘任有关教师参加。工作小组应做好本院(系)宣传、组织工作,动员学生、教师积极提出课题,组织学生(全日制本科生)申报课题及初步评审工作。 2、本次申报项目须经院(系)、校两级评审,先由院(系)组织评审小组对申请项目进行初评并排序,将申请项目和排序结果汇总报送学校。 3、学校将组织校级评审,评审通过立项的项目。通过的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学校将给予适当经费支持,一般项目经费自筹。 六、相关政策 1、项目结题验收合格后,根据工作量和完成情况,学生记1-3个个性化学分。教师记适量的教学工作量。 2、立项项目可参加我校2007年校“攀登杯”竞赛和2007年全国及辽宁省“挑战杯”竞赛选拔赛。 3、重点项目学校将给予适当经费支持。中期检查合格后报销50%批准经费,项目验收合格后报销剩余经费。 4、年终,学校将举办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UIRT)总结表彰大会,学校对项目获得优秀的师生给予表彰,下一年度申报时将优先资助。 七、日程安排 9月25日—10月8日院(系)动员、布置申报工作,教师和学生网上下载、填写申报书,将申报书交往所在的院系。 10月8日—10月13日 院系初步评审,上报申请书和院系排序结果汇总表。 10月下旬学校组织评审,公布评审结果。 八、其它事宜 申报者须填写《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及基金项目申报书》一式二份,附有关申报材料,经院系评审并签署意见后统一报基金办公室。申报者须同时将申报材料上传到:2006年学生科研基金目录中。 基金办公室设在大学生创新院(西山大学生服务楼303室) 联系人:王凤英 芦新宇 电 话:84708599 本次评定相关事宜及资料上传与申报书下载请访问大学生创新院网站(公告栏及文件下载)http://chuangxin.。
[附件] 1、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及基金项目申报书 2、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及基金项目院系汇总表 3、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及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院 2006年9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