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提升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经过5个多月的准备工作,10月18日上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在大连理工大学刘长春体育馆隆重开幕。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德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实验室处处长孙丽为,辽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孙华林,大连市委高校工委高教处处长冯士广,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织委员会委员、专家委员会委员、裁判员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的58支参赛队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主持。


张德祥在开幕式上致辞,代表学校对大赛的开幕表示祝贺。张德祥说,首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是对学校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全校师生的鼓励和鞭策。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单位,我们衷心感谢教育部领导和各兄弟高校的信任,将尽全力把大赛组织好、服务好、承办好。张德祥简要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办学情况和创新教育工作。他说,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并构建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兴趣,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积极营造创新教育氛围,与各兄弟高校一起,共同为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优秀创新人才而努力。

孙丽为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大赛的举办表示祝贺。她说,“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质量工程”重点资助的赛事之一,目的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工程实验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她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正是基于这一重要背景开展的,旨在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竞赛组委会副主任、福州大学校长吴敏生在致辞中说,首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举办,是向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本届竞赛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金属工艺的范畴,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工程技术训练已经和工程管理、工程人文产生了交融。
开幕式上,宫向同学和孙爽老师分别代表参赛队和裁判员宣誓。

本届竞赛主题为“节能增效”。命题为完成一套带底阀的圆筒形容器的设计加工、检测、机器人组装及方案分析,要求阀体和阀芯达到开启灵活、泄漏少。竞赛的目标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潜能,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体现“竞赛为人才培养服务、竞赛为教育质量助力、竞赛为创业就业引路”的办赛宗旨。来自全国33个国家级综合工程训练中心所在院校和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推荐的其他院校共58支代表队在两天的竞赛中,将现场测量并制作阀芯,完成装配及检测环境,并进行答辩。(曲长生学生记者刘琳齐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