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地,不虚此行 作品名称:城市路边清扫车 获奖情况:第七届辽宁省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 小组成员:韩超(机械0502)、谭博文(机械0503)、韩文刚(机械0503)、 张竣瑜(机械0503) 从踏入工程训练基地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以后的这个过程将是不平凡的。可以说进入训练基地的黄金时期是在大二,但是遗憾的是当时没能参加,有幸的是还能有这一次机会让我补偿这一遗憾。整个创新实践过程持续了近5个月,我觉得这是我在大学期间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能加入到创新实践基地这个大家庭里来,对我来说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在这里能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对所学的知识加入补充,深化。 你会认为,能在图纸上画出来、表示出来的东西,就一定能制作出来吗?你认为你作品的功能实现已经足够了吗?如果你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话,那么你想好了作品的加工方法了吗?所用的材料呢?是所用材料的具体尺寸呢?强度、刚度会达标吗?如何装配?你所想的构件能在现有的加工设备上加工出来吗?等等的一切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遇到。 我们的作品是城市路边清扫车,是专扫路边垃圾的清扫车。但是在设计之初,我们设计的是一辆人力手推车,功能是扫公路、人行道,可以说是全能型、结构也相对简单。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经过市场调查,去环卫部门了解情况,上网广泛查找信息之后,把主题定在了只扫路边。因为公路的清扫是由环卫部门的大型清扫车负责,且清扫的相当干净,没有使用人力清扫车的必要,只有在路边留有死角,清扫车无法扫到。由于我们对市场有了充分的调查,因此比别人有了更为准确的定位,在制作初期便有了领先。 设计制作的过程是漫长的。首先是设计,因为我们在此之间没有一个系统的设计过程训练,在设计作品时总是偏向于理想化,完全没有考虑到是否能加工出来,结构是否合理。经常找老师商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想法、思维上遇到瓶颈时,可以找训练中心的老师们,他们能帮你开拓思维,让你对作品有更深的认识,对创新点有更好的整合。在设计过程中,最常接触的应该是手工画图。刚开始我们觉得这个很难,不好表述自己的作品;觉得用电脑的三维造型软件来造型表述更直观,但是当实践了以后才发觉只有手工画图才能促进思维的活跃,手脑并用会使设计的效率倍增。虽然它很难,但习惯了就好,那时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三维立体想象能力的增强。 设计完再制作是一个合理的过程。只有通过精确的设计,才能知道那些部件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那些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而且效果比自己动手的效果还要好。在制作之前应先找卢华老师领我们进材料库,看看有哪些材料,如果有的,也就可以不用花时间去市场上买。但是我们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市场上找材料,也因此走了不少弯路。因为没有经验,在整个过程中都应该与老师商量,其中也包括制作过程。很难想象,凭我们自己的想法,做出的作品会是什么模样。我们一共做了两个实物,第一个由于自己选材不当,材料的强度不够,且不好加工,在制作过程中折断了,这时离省赛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由于时间紧迫,我们最后在焊接车间找老师指导、帮助,最后在比赛的前一天完成了作品的制作。 由于制作环节的失误,导致我们在准备参赛时比较忙乱。在比赛临近的最后两天,我们小组在制作室里通宵加班,完成其后续工作。答辩的ppt与作品说明书都是在最后一天完成的,时间之紧可想而知。也因为这样,我们做的ppt还不够完善,一些动画演示最终也没能加载上去,对此深感遗憾。因为急于完善作品,我们没有来得及吃中午饭,而且又是通宵加班,在比赛答辩现场都已是筋疲力尽了,但心情还是十分激动的,几个月的努力成果终于得以展示,成绩的好坏与否在当时已经无暇顾及。我们小组相互配合,完美地完成了最终的产品演示。 团队的力量是惊人的。几个同学在同一个小组,做同一个作品,需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发挥出团队应有的作用。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在激烈的的讨论中,当你与其他组员有不同意见时,千万要将自己的音量减少,将自己的情绪控制住。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引发矛盾,造成人心不和,以至于影响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伤害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在这时,你可以多听听他们的看法,认真想想,他们的观点或许不正确,但是你的想法也可能是错误的。不要固执,不要让思维僵化,往往最后行使的方案是大家观点的一个整合,各取优点。 通过制作清扫车,我们去市场买材料,市场调查,去环卫部门咨询,让我们对大连这个城市更熟悉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提高了抗挫折的能力,心理素质也有所增强。在这里,认识了许多同学,也结交了一些朋友,这让我变得开朗、外向了许多。经过这次创新实践的体验,我们对事情的把握跟为准确、全面了,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全局观。 总体来说,我们走了不少弯路,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逃课;但我觉得这是必要的。在整个过程中,似乎能够看到将来的人生轨迹,始终是在挫折中前进,在一次次跌倒后又爬起来继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团队协作,找老师虚心求教,设计制作创新,以及最后的上台答辩演示等等的每一个环节都让人回味,激情与梦想同在。付出比回报更重要;只要是真心努力去做了,那么你的心将不会感到空虚。若干年以后,可能我会忘记在这里认识的同学们,甚至忘记我们所做的作品,但是只要我大脑的内存空间里还能有大学记忆存留的话,我一定不会忘记在训练中心所度过的这段美好时光。 感谢训练中心能给我这个机会,感谢各位老师、学长的无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