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辽宁省机械设计大赛比赛感想和总结 —城市路边垃圾桶自动换袋机械手 经历过了第六届辽宁省机械设计大赛,这已经是我的第二次省赛了,可以说,我们应该具备了足够的经验和能力,经历了足够的磨练,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将本届比赛作品做得更优秀、更加完美。但事实却并不是那么简单,每经历一次设计到作品制作完成的全过程,我们都会有许多新的体会和收获,经验和能力都在不断积累。上次参赛我们主要立足于修改现有产品以完成创新作品,而本次参赛,我们是从零开始,设计并制作一整套全新的机械手装置,两次参赛出发点和境况的不同,让我有了许多新的收获。 首先,从创新设计到制作,需要按部就班,少走捷径,科学创新研究没有捷径。我们的课题既是省赛参赛作品,又是国家级创新研究项目,从立项之初,我们就从身边出发,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同时,我们对大连市及学校的垃圾处理情况作了实际调研,以了解背景和现状,找出核心问题,并最终确立研究课题。之后,我们认真分析讨论整个取袋、换袋的过程,并将其分解为几个动作,然后逐个动作确定实现的方案和具体机构,最终再将其整合到一起,完成我们的设计。当然,这个过程是相当艰辛和漫长的,我们提出了多种方案,并多次与指导教师梁老师进行探讨,经过了一次次的被否定和修改过程,从轻便、卫生、节能、方便的角度出发,我们最终完成了作品的方案设计,并用相关软件仿真,功能已经可以实现。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但我们的工作却远还没有完成,尽管我们自己认为基本上可以动手制作了。从制作过程及比赛结束后的角度来看,我感触最大的还是一点:装配图。当初每次开会,老师和学长都跟我们强调要先完成装配图,再进行制作工作。装配图是指导制造工作的关键性文件,有了装配图,作品的完成只是时间问题。而我们的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却是相反的。我们基本都是先定好方案,画出机构简图,确定尺寸,便进入制作阶段,做完作品也就出来了装配图,每完成一步,都得考虑下一步如何做,结果在后续制作过程中,由于设计尺寸未考虑材料本身的长宽尺寸,导致几个机构组合后,相对位置误差较大,整个机器要求的运动行程无法满足,也就是说,我们继续下去,只会失败。于是,我们在尝到捷径的苦头后,又不得不再次从头再来。先确定材料,根据材料本身尺寸和运动位置要求,重新设计杆件尺寸,并确定好各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等一张张装配图纸完成后,我们发现其实一部机器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的工作已将不再是那么不可控了,尽管制造误差必然存在。装配图对于设计到制作过程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而这也是我的最新最大的收获吧,这的确又是自己亲身经历体会到的。 其次,就是坚持到最后,那就是胜利。一度,由于考试等原因,我们的项目进展缓慢,我们各组员要上课、复习,只能抽出极少时间到训练中心工作,但我们并未放弃,而是每天坚持保证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大家协调合作。参加比赛的那段日子,我们以训练中心为家,吃在那,工作在那,甚至住在那,大学期间,我所有的逃课记录都发生在那段日子,每天我们都工作的很忙、很累,但感觉到很充实,因为我们在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在做我们愿意去做的事情,甚至,在比赛结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开始感觉到天天上课听讲、写作业太没意思,这些远比不上在训练中心敲敲打打,用各种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想法有意思,不错,每一个经历过比赛,在中心奋斗过的人都会怀念那里的日子,时不时回去看看,那里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梦开始的地方。奋斗过,坚持到最后,不管比赛结果如何,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过程的艰辛和快乐,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收获和感想,那就足够了,我们已经是胜利者了。 第三,品味团队精神,师从他人。在中心奋斗的日子,团队精神相当重要,一个团队之间的配合的好坏和默契程度将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和制作进度。项目作品的最终完成,每一个队员都功不可没。 在中心,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组员或老师,而且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不同组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修改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大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因为我们都代表了大工,是一个团队。往届参赛的学长和一些研究生学长也经常在赛前来中心指导我们,帮我们改方案,完善作品,修改说明书和ppt,模拟答辩,这些都令我们非常感动。在这些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从学长和他人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不仅是中心的优良传统作风,更是我们学习知识,完善自身的良好机会,我很庆幸,我们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感谢他们,更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做法和作风,传承中心文化。 当然,给予我们最大指导和帮助的还是中心的老师和师傅,不管是方案问题的修改,还是加工方法的选择,装配顺序的确定,老师和师傅都耐心的帮助我们研究和解决。每次,不管他们多忙多累,见到我们带着问题上门,他们总是笑脸相迎,细心解答,帮忙加工零件的师傅更是细心,而且还不忘指导我们,给我们提出更好的意见,与老师的每次交往,我们总是受益匪浅。 最后,我要说,经历了这两次比赛,我收获了荣誉和奖励,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知识,对创新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其实,创新源于实践,创新就在我们身边。不要总是认为创新很难,遥不可及,只要你留意身边,多思考一下,创新的点子就会在你脑海中闪现,这时,你只要捕捉这一灵感,并将想法转换为可行的方案,你就可以放飞梦想,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真正体验一次创新的历程了。 当然,经历固然值得回味和珍惜,但你更需要从经历中学到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学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这样,你才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做的更好,更完美。 机械0502班 杜长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