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中心概况资源环境通知通告教学与管理创新实践交流与推广科普与培训下载专区
 
  交流与培训  
 数控员培训 
 激光加工工训教学培训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 
  最新通知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与培训 > 培训 >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 > 正文
 
申报机械工程师须知
2014年12月25日 08:51      浏览:

一.机械工程师(C.Me)认证条件 
1、机械工程师认证条件 
⑴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自觉遵守《机械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 
⑵应满足以下自然条件: 
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②工科大学毕业,大学以下学历必须满足实际工作年限及经历中第④条要求; 
③工程师外语水平达标; 
④计算机应用技术达标。 
⑶实际工作年限及经历: 
①机械类专科毕业4年以上(非机械类工科需6年)机械工程方面的工作实践经历; 
②机械类本科毕业3年以上(非机械类工科需5年)机械工程方面的工作实践经历; 
③工科研究生毕业2年以上,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二年以上; 
④大学以下学历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上,须有15年以上的机械工程工作实践经历。 
⑷全国统一的机械工程师“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成绩合格。 
⑸满足《机械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 
⑹用人单位对个人专业技术经历和能力认可。 
⑺申请前须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系统组织的机械工程师继续教育课程培训并达到要求。
2对于机械工程硕士毕业者 
经本人申请,并提供本人机械工程硕士毕业证明材料,可直接申请获得机械工程师资格。

二、申请程序 
首先要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委托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构报名,集体参加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机械工程师“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考试通过后当地考试部门发给考试合格成绩单(有效期三年),满足了认证条件之一。
然后按“认证办法”中规定的其他认证条件进行准备。包括学历证明、外语、计算机水平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继续教育情况证明和技能水平要求,填写申请表,本人签名、直接技术主管写出评价意见、签字,有关部门盖章。期间,有什么问题可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委托的机构进行咨询。
本人认为材料内容齐全(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申请表、免冠照片、光盘或软盘)复印后向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委托的当地机构申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委托的机构对材料的真实性和齐全性审查通过后,将证明的原件返还给个人。


三、申请应提交的材料明细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证书; 
2、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申请表; 
3、大学及以上毕业证书,大学以下学历须有从事15年机械工程工作实践证明; 
4、工程师外语水平达标证明(学位证书,或外语等级考试四级以上合格证书,或国家人事部门组织的工程师外语考试合格证明,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备案培训机构组织的外语培训考试合格证书); 
5、计算机应用技术达标证明(学位证书,或等效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或国家人事部门组织的工程师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明,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备案培训机构组织的计算机培训考试合格证书); 
6、全国机械工程师“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合格证书; 
7、有效的继续教育证书; 
8、工作总结报告。

四、如何填写合格的“工作总结报告” (仅供参考)
答:“技术工作总结报告”是认证审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报告应如实体现申请者在实践工作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分析、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创新发明的技能以及取得的成绩,达到“文如其人”,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撰写中存在“内容不符题意”、“缺乏技术数据”、“评价用词失当”、“撰写格式混乱”、“重点不够突出”等诸多缺陷。针对这种情况,下面给出一些填写技巧,供申报人员参考。

1、申请表已经明确定位为“主要技术工作总结”,机械工程师的工作面通常比较宽,所以没必要像技术论文那样再给出一个标题,而可以直接开门见山的说明自己在某一时间所承担的项目,并说明该项目对自己技术水平产生的影响。

2、分解技术介绍。通过几个重点项目的详细实施情况,重点说明自己在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做了哪些工作(比如市场开发、技术开发设计、工艺、设备、生产、检测、操作、维修等)。


2.1 以技术开发设计为例,进行的市场调研、方案确定、结构设计、强度、刚度、稳定性设计计算、CAD建模、工程图纸设计等工作都应该写出,尤其是那些使自己能力得到锻炼提高的闪光点。
2.2 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同志应该说明自己在组织中采用了某种方法,建立后提高了技术工作效率,提升了技术质量水平。
2.3 发表过论文的同志可以在项目介绍过程中,附上论文的关键部分,说明自己是如何使用现有技术、工具,研究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的。
2.4 语言应该尽量使用定量的描述,用数据说明问题,复杂的问题可以附上图形、表格加以说明,布局上采用1.5倍行距,舒适美观。

3、结束语。说明通过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培养了自己哪些能力,对以后技术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并适当展望未来,提出希望。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大连理工大学 | 教务处 | 机械工程学院 | 图书馆 |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 创新学院 | 工训竞赛

Copyright © 2015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Email:xlzx@dlut.edu.cn ;学生服务电话:0411-84708693;对外交流电话:0411-84708699